郑连斌教授做客“同德师坊”名家讲座
发布时间:2021-04-07
党委教师任务部 教师开展中心消息(通讯员 孙智慧)4月2日,我校 “同德师坊”名家讲座第三场活动在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人类学终身成就奖取得者、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郑连斌教授应邀作了“据守初心 坚决信念 潜心研究 勇攀科研高峰”主题讲座。副校长王群生列席并致辞。党委教师任务部(教师开展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有关负责人及教学科研单位主干教师代表50余人聆听了讲座。

王群生对郑连斌教授40年如一日据守科研初心、全心致力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赞扬,对郑连斌教授应邀参与本场“同德师坊”名家讲座活动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树立,通过打造“同德师坊”等教师开展品牌活动积极开展学校“新师方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与学校主干教师面对面交流,拓宽青年教师视野,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助力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树立。他希望在场主干教师代表要充沛利用好本次交流时机,向郑连斌教授认真学习,据守初心、坚决信念、潜心研究,勇攀科研高峰。

讲座中,郑连斌以中国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开展历程开篇,用少量生动形象的事例向大家科普了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他详细介绍了自己从1982年至今的科研历程,从偶然接触体质人类学研究到用15年时间去摸索和确定研究方向,从树立第一团体类生物学研究团队到将研究区域拓展到全国,从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转向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虽然起步困难、经费有限,研究条件异常艰辛,但他历来没有坚持过研究,率领团队通过观察、测量及生物剖析等方法临时研究我国各民族人口的体质特征,行程超越30万公里,走遍了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村庄。正是关于科研初心的据守,郑连斌教授团队树立了全国最大的民族体质人类学数据库,勾勒出了一幅详尽的民族体质“地图”,他自己荣获上海人类学学会颁发的2020年“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郑连斌重点强调了科研团队的重要性,对团队中心主要成员张兴华老师、宇克莉教授、李咏兰教授的研究任务内容和效果进行了介绍,率领大家一起回忆了他和团队从事体质人类学40年来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效果。

讲座后,与会主干教师代表踊跃与郑连斌教授进行交流互动。大家纷繁表示聆听郑连斌教授的讲座收获颇丰,对其团队的科研事迹由衷敬佩,通过“同德师坊”名家讲座与名家、大家面对面交流,既开拓了视野,也为今后任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摄影:赵娟 朱倩辉
编辑:夏然
【封锁】